ASHRAE公布了幾個主要制冷劑相關的2013版標準,涉及41個新的附錄。
在ANSI/ASHRAE標準34-2003《制冷劑命名和安全級別》和ANSI/ASHRAE標準15-2003《制冷系統安全標準》的兩個標準要求中,其相互補充,并根據毒性和可燃性的數據,對制冷劑命名和安全等級的描述進行了簡化。一旦確定制冷劑的等級系統,標準15建立了在設備和系統中安全使用的準則。ASHRAE將這些標準打包進行出售。
標準34-2013包括2010版標準和36個已經公布的附錄。標準中的主要修改包括:
對1個新的單一化合物制冷劑和14個新的混合制冷劑進行命名和安全等級分類。
對2010版標準中所列的19個制冷劑的制冷濃度限制(RCL)進行修訂,以符合現行的測試方法。
根據任意燃燒速度測量數據,將4個制冷劑的可燃性安全等級從2改為2L。
增加了18個制冷劑的毒性標準等級,他們之前并未在2010版標準中進行分類。
明確可燃性測試方法,并對可燃性的分級測試進行確認。
升級了制冷劑混合物的燃燒熱計算方法,并提供了制冷劑混合物燃燒熱的計算案例。
明確指出,如果申請者希望申請R-500系列的命名,應提供共沸混合物存在的證據。
對標準的有關章節進行了修改,增加了泡點和露點的定義和測試條件,明確了申請者所提交的申請文件中應包括符合GLP的內容,增加了臨界壓力數據和特定容積計算方法等。
標準15中包括了2010版標準和5個已經公布的附錄。標準中的主要修改包括:
明確設備間機械通風的位置要求。
明確設計要求是相對壓力或壓力表讀數(而不是絕對壓力)。
明確表示,該標準與2012國際機械標準(IMC)的1101.10章節的內容保持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