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在系統中采用兩套獨立的控制、調節室內溫度、濕度的子系統,從而避免熱濕聯合處理所帶來的問題,這便是溫濕度獨立調節空調系統的初衷。溫濕度獨立控制技術已有近10年的研究歷程,現如今依然受到業內的關注。6月30日,由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建筑節能服務專業委員會主辦,《暖通空調》雜志社、溫濕度獨立調節空調技術推廣聯盟承辦,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方興地產(中國)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二屆溫濕度獨立調節空調技術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行業內知名專家、學者以及來自各企業、設計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
“目前,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技術滿足國家對節能減排的要求,也是順應空調發展的創新道路之一,目前發展形勢大好!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在會上表示,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的技術核心是末端,室內末端的研究突破為行業打開了寬廣的領域,發展潛力大,但溫濕度獨立控制技術仍需要擴充其產品系列。
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研究進展順利
當天會議期間,部分代表就當前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的技術、標準的研究進程進行了報告,同該產業發展形勢一致,其各項研究的進展順利。
據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賈磊博士介紹,制定溫濕度獨立調節系統產品標準是完善制冷空調產品標準體系的需要,也是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產品發展的需求。目前,該產業已完成的產品標準包括:《熱泵式熱回收型溶液調濕新風機組標準》(GB/T27943-2011)、《干式風機盤管機組標準》(JB/T11524-2013);另外,目前正在制定、修訂的標準進展順利,包括:《預冷式熱回收型新風機組》(后續將完成征求意見稿,年底提交冷標委全體委員審查);《高出水溫冷水機組》(后續將完成征求意見稿,年底提交全國冷標委全體委員審查);《空調系統用輻射末端》(將于2014年底完成標準送審稿,交全國冷標委全體委員會審查)。
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副教授劉曉華對溫濕度獨立調節空調系統應用的要點進行了描述:“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設計、應用中的關鍵問題在于輻射末端的設計應用以及冷水運行參數的選取!卑凑涨迦A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的探討成果,在針對輻射末端進行系統設計時,應認清其物理規律,分析輻射換熱過程的特性,利用熱阻分析不同輻射板的自身性能,并應該分別考慮板表面到室內環境和制冷劑到板表面的換熱過程。高溫供冷下,提高供冷能力的需求與大流量,小溫差相呼應,因此設計時,應使表面最低溫度與平均溫度盡量接近,同時改變調節方式,降低輸送阻力。
針對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中輻射末端夏季間歇運行的防結露措施,同濟大學教授張旭報告了研究成果,他表示,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通過雙末端分別承擔室內顯熱和潛熱,其中輻射板末端的防結露措施是推廣其使用的重要前提。毛細管網承擔的室內冷負荷一定時,不同施工方式輻射表面結露風險不同,輻射末端及送風末端開啟與關閉時間不應同步,對開啟時間及關閉時間間隔的合理選擇可避免末端結霜,采取室內工作區的露點溫度減去1.7℃來輻射貼附層內空氣露點溫度,防止結露。
溫濕度獨立控制應用成果豐碩
“截至2013年5月,全國共有超過810個項目采用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應用建筑面積超過1500萬平方米,包括大型公建、醫療、工業建筑中!闭搲鞒秩,溫濕度獨立調節空調技術推廣聯盟秘書長劉栓強表示,當前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技術的應用成果豐碩,會上多位代表也展示了其參與的應用項目。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工潘云鋼介紹了中國建筑設計院新辦公樓的暖通空調設計,其中辦公層采用高溫多聯式機組+ 新風除濕的溫濕度獨立控制技術,整個項目集成了基于物聯網的DDC(直接數字控制器)系統等新技術應用,通過相關的研究與分析,節能效果顯著。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敏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3A 航站樓的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進行了介紹,由于該航站樓高大的空間特點,采用輻射供冷供熱+ 置換式下送風或輻射供冷供熱+ 干式盤管空調+ 置換式(新風)下送風(輻射供冷溫度:14℃/19℃ ;置換送風參數:19℃,9g/kg)。該系統經清華大學建筑節能研究中心測試,輻射末端制冷能力30~50W/m2,可滿足室內熱濕環境的調節需求。產品方面,海爾和格力帶來了其磁懸浮高溫冷水機組、高效直流變頻離心機組等,為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的設計應用提供了更多設備選擇。
正如行業泰斗吳元煒在會上所說“未來的世界在中國,我們要打開思路!睖貪穸泉毩⒖刂萍夹g論壇的召開,積極為行業的發展打開了思路。同時,本屆論壇也是“首屆溫濕度獨立調節空調系統設計大賽”的啟動儀式,據悉,本屆大賽將分為學生組及工程組,評選結果將于2014年揭曉。
(來自《制冷與空調》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