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氟化工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生產量占66%,消費量占42%。為早日實現“美麗中國”夢,從2013年起至2030年,我國將逐步加快淘汰氟利昂,直至完全禁止生產和使用。 本文來自暖通空調在線網站
氟利昂被認為是破壞地球臭氧層的主要元兇。氟利昂泄漏到空氣中后,造成臭氧層的破壞,其造成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00倍。為有效保護臭氧層,我國政府已簽署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和《京都議定書》,并且在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承諾從今年開始用17年時間全面完成氟替代工作。
市場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家用空調產品生產量超過了1億套,而且還有規(guī)模可觀的移動式空調、商用空調、冰箱等,R22(二氟一氯甲烷)俗稱氟利昂的應用量非常大,保守估計所有品類的制冷劑需求量每年度都達到了數十萬噸。
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將分別于2020年和2030年全面禁止使用制冷劑。中國HCFCs的控制目標是:到2013年,凍結國家層面HCFCs消費量在2009年和2010年的平均值上;到2015年,在此基礎上削減10%。據估算,實現第一階段整體削減目標,意味著中國HCFCs消費總量的17%將受到控制。
但是,從全國來看,這項工作的進展還不盡如人意,相關部門的支持和推廣力度十分有限,一些單位對新事物的接受還相當緩慢,一些利益鏈條還無法打破。此外,由于相關技術和政策的滯后,替代下來的氟利昂目前還不能有效回收利用,偷排或向農村轉移的情況不容忽視。
當前,緊迫的R22淘汰時間表和新環(huán)保制冷劑在國內市場的規(guī)模化應用空白是擺在中國空調行業(yè)面前的巨大挑戰(zhàn),而這一矛盾的解決將為環(huán)保新冷媒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將促使中國空調行業(yè)的環(huán)保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因此,如何將產品制造、安裝系統(tǒng)與環(huán)保新冷媒進行有效匹配,進行相應的技術儲備,需要國內空調行業(yè)未雨綢繆。
對此,相關人士建議,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由國務院或節(jié)能減排相關主管部門下文推廣開展氟替代工作,并將此納入生態(tài)省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相關內容,有計劃地組織實施。在政府大樓、機關和耗能大戶率先開展氟替代工作,納入節(jié)能減排的相關考核,并且從節(jié)能減排和氟替代專項資金中給予補助。加快氟利昂回收后的綜合利用研究,并制定相關的管理規(guī)定。同時,必須打破某些利益鏈條,從大局出發(fā),建立新的市場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