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中央空調市場迎來了高速增長期,市場容量不斷擴增。據《中央空調市場》3季度報告顯示,2013年前3季度同比2012年同期增幅超過7%。從細分產品方面來看,占據市場絕大部分份額的冷水機組產品和多聯機產品發展趨勢卻迥然不同。前3季度,在冷水機組產品陣營中,除模塊機產品有微弱增長外,離心機、風冷螺桿機、水冷螺桿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蛟S,諸君疑慮,《中央空調市場》半年報中冷水機組產品陣營僅有離心機下滑,其他產品還有增長,為什么僅僅過了一個季度,市場怎么就會陡轉急下呢?
其實,近年來冷水機組產品市場頹勢正逐年顯現。上半年,冷水機組市場繁榮背后卻暗藏玄機,這其中有不少是上年度遺留下來的項目。事實上,自十八大以來,公建項目尤其是政府類樓堂館所項目大幅度減少,導致了部分冷水機組主流品牌業績大幅下滑;其次,多聯機產品的廣泛應用搶占了部分市場份額;再次,放眼國內各行業,除房地產市場火爆之外,很難再找到優質的行業了,沒了肥沃的土壤,冷水機組發展自然舉步維艱;此外,“錢荒”已經波及到整個行業。6~7月份筆者走訪數十家冷水機組品牌,發現產品庫存正逐漸放大,甚至有廠家廠區空地上也放置了大量待發成品,究其原因,貨已產出,甲方無錢提貨。
加強認知
在筆者看來,制約冷水機組產品發展的首要因素還是人們對冷水機組產品的認知不足。由于冷水機組屬性特點,消費者購買中央空調產品的渠道主要是廠家、商家及設計院。而中央空調系統形式有多種,不同系統形式的科研人員和生產制造企業往往各執一辭,很可能厚此薄彼。
如今,行業里存在一種現象,廠、商通過各種手段不遺余力地推廣多聯機產品,將多聯機產品的優勢過分夸大,似乎多聯機產品任何場合皆適用;另外,經過多年的發展,多聯機產品應用已經十分成熟,部分設計師、工程商墨守成規,貪圖便捷,項目接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老一套方案,不愿意設計水系統等產品,引導甲方選用多聯機產品。大量多聯機產品案例的應用,使其深入人心。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他們對中央空調產品的了解多數還是停留在概念上,項目選型多數依靠品牌和商家推薦,因此空調設計選型非常關鍵。
“暖通空調能耗目前占到建筑能耗的40%以上,被行業稱作耗能大戶。如果采取合理節能措施,實現冷水機組的選型得當、配置合理、清洗及時等,完全可以做到有效降低能耗!
現代建筑設計集團上海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壽煒煒告訴《中央空調市場》,“空調選型一定要看建筑規模與使用特性,具體項目具體對待,不能一概而論。在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15萬m2空調項目設計中,采用了多項先進技術,選用的產品包括離心機、多聯機等產品。中國館這樣的大型建筑全部選用多聯機產品是不合適的。就上海地區而言,針對中小建筑項目,選用水冷冷水機組,再加上燃氣鍋爐,是常規做法,但如果采用空氣源熱泵機組也可能反而是合理的;有的建筑物周圍土地面積比較大,有條件做地源熱泵,可以考慮采用地源熱泵技術。在能源方面,上,F在用的能源就是電、燃氣和油。油現在價格是很高,我們現在設計上盡可能是少用些;現在上海地區溴化鋰機組用得不多,與能源價格有很大的關系。當然采用三聯供是能源綜合利用的好方法,三聯供主要熱源是燃氣,但它是否經濟合理,需要經過仔細分析,才能做得科學合理。”
在壽煒煒看來,品牌、媒介及行業專家等還需要加強冷水機組推廣宣傳意識,以提高行業認知,只有行業普遍提高認知,冷水機組市場發展才有出路。
冷水機組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史遠遠超過多聯機。如今,多聯機推廣的熱浪一潮高過一潮,而針對冷水機組產品的推廣相對要少的多。而在為數不多產品推廣活動中,部分企業走在了行業的前列。2011年,格力將離心機產品搬上了CCTV,開創了水機產品電視推廣之先河,市場反響良好。2013年3月21日,美的超高效雙級壓縮降膜式離心機組鑒定會在重慶召開。隨后,美的中央空調全國產品推廣會在全國各地陸續展開,場次多達36場。就在本月,格力中央空調全國40場產品推廣活動在廈門啟幕,其中格力變頻離心機作為明星產品進行重點推介。得益于美的、格力等品牌的大力推廣,國產水機品牌正昂首闊步的向前邁進。
注重系統
與家用空調不同,中央空調是一個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設備銷售,還包含設計選型、安裝、調試、運行維護等多個環節。有人形象的比喻中央空調好比自行車的鏈條,稍有問題就卡殼,對于系統更為復雜的水系統機組,對各個環節的要求則更加苛刻。
正是水機產品從設計選型等各方面的繁瑣,導致了水機產品不受待見。除了設計選型外,水機產品還存在以下幾點問題,首先,產品采購不規范,F在工程公司普遍做法是,這邊買個主機,那邊買點配件,過多的考慮經濟利益,怎么劃算怎么操作;其次,安裝不規范。多數商家沒有自己的安裝隊伍,等有了項目再選擇一個“野雞”施工隊,這樣很難確保施工質量;其次,監理缺失。2000年以前,項目驗收都要有項目驗收合格報告,而如今90%以上項目簡化了這一程序,不驗收空調就開始進行工作,隱患顯而易見。此外、運行管理落后。冷水機組好比相機中的單反機,多聯機好似相機中的傻瓜機,正是因為多聯機簡單方便才廣受青睞。在國外有很多專業水準的管理公司,而中國在這方面還沒有起步。
分析人士認為,水機產品的出路在于設備供應商及工程商要實現機電一體化,從設計選型開始到運行管理,把控好各環節。
細分市場
近年來,隨著我國持續加大了對公共基礎設施和工業項目等領域的持續投入,持續激發了國內冷水機組市場的規;鲩L,也進一步凸顯了細分市場的巨大潛力。
“中央空調企業要想做大做強,不僅擁有過硬的產品,還需要不斷調整市場營銷戰略,細化需求市場,才能全面擴張銷售規模,在中央空調行業獲得突破發展,搶先一步獲得市場先機!
“細分市場前期調研非常重要,F在奧利凱公司正全力進軍新農村建設及煤炭領域”,青島奧利凱中央空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運進告訴《中央空調市場》,“現在淺層煤幾乎絕跡,深煤層在700~800 m以下,溫度高達39 ℃以上,對中央空調設備精度要求更高。目前煤礦企業多數還是選擇進口品牌,這對奧利凱是一個機會。經過幾年的研發,奧利凱公司與山東科技大學聯合開發的煤礦中央空調已經通過相關部門驗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將成為奧利凱中央空調制勝市場的一個法寶。”
對于大多難以形成規模突破的企業,細分市場并進行差異化的市場定位無疑是明智的選擇。市場細分為眾多專業化的企業提供了生存之道,2013年這一趨勢更加明顯。
策略降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價格戰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是最為有效的競爭模式,先降價的往往會占據市場的主動,這一策略在中央空調領域同樣立竿見影!
2013年以來,中央空調行業上游產業鏈中銅材、制冷劑、壓縮機等產品價格直線下跌,緩解了廠家成本壓力。與此同時,中央空調價格戰也正悄然興起。
據《中央空調市場》監測報告顯示,2013年以來,水機品牌中有50%左右廠家采取了策略性降價措施。今年年初,某國際知名品牌率先打響了第一槍,其降價幅度在5~10%之間,甚至有個別產品降幅達到15%,其銷量明顯上升。受其影響,品牌紛紛加入降價熱潮。不過,中央空調不是普通消費品,因此中央空調市場對價格的敏感性注定不會像普通消費品那樣明顯。由于中央空調沒有一個統一的價格標準,因此對于價格是漲是降其實是很難界定。
經典的價格策略在每個行業都有,中央空調行業也不例外,一些成功企業的價格策略已經具備了戰略意義。
在筆者看來,定位高端的水機品牌可以慎用降價策略。但是,降價策略不能成為高端水機品牌經營的主要措施,目前高端水機市場出現的降價熱潮是銷售環節的經營行為,但市場行為也在影響著生產企業的產品推廣計劃。
對于二、三線品牌而言,建議就不要采取價格策略了。因為,二、三線品牌本身市場規模及利潤就不大,采用價格戰最終傷害還是自己。如果降價也可能是在材料上做動作,從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這樣勢必對水機市場良性發展造成極大的傷害。
綜上分析,水機如果能夠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規范施工,嚴格監理,其市場前景還是廣闊的。問題是,現在水機市場陷入一個兩難的境地,整天吵嚷著怎么樣阻擊多聯機,可又不能抱團取暖,如此怎能與多聯機抗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