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實施的《南京市地下水資源保護管理辦法》規定,為避免路面出現塌陷和水資源污染,禁止在城市、集鎮等建筑物密集區建設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辦法》一經頒布,一石激起千層浪。利用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熱蓄冷能力,讓室內冬暖夏涼,地源熱泵系統作為清潔環保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國家政策的支持,為何在南京被緊急叫停?
另一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地源熱泵機組市場總量約為33.8億,同比增長25.3%,是2012年中央空調市場增長最快的產品之一,并連續五年以超過20%的增長率不斷擴大市場。
一方面是市場需求、國家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則是被地方政府緊急叫停。為何會出現如此困窘的局面?記者調查發現:從事地源熱泵的企業良莠不齊,從業門檻低,工程實施質量低劣,地源熱泵多專業、多工種配合不夠,監管不到位等成了制約地源熱泵行業發展的瓶頸。
因此,如何良性發展地源熱泵技術?相關部門如何監管?行業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記者進行了相關調查。
發展現狀
早在19世紀初,地源熱泵概念最先由瑞士專家提出。20世紀初,國內開始引進,因其環保、節能,得到普遍推廣,被政府列為財政補貼的環保型產品,
前不久國家能源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文件中第六條提到:“積極推廣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在做好環境保護的前提下,促進淺層地熱能的規模化應用。在資源條件適宜地區,優先發展再生水源熱泵(含污水、工業廢水等),積極發展土壤源、地表水源(含江、河、湖泊等)熱泵,適度發展地下水源熱泵,提高淺層地溫能在城鎮建筑用能中的比例。重點在地熱能資源豐富、建筑利用條件優越、建筑用能需求旺盛的地區,規模化推廣利用淺層地溫能。鼓勵具備應用條件的城鎮新建建筑或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中,同步推廣應用熱泵系統,鼓勵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優先采用熱泵系統,鼓勵既有燃煤、燃油鍋爐供熱制冷等傳統能源系統,改用熱泵系統或與熱泵系統復合應用”。
總體來看,我國地源熱泵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1、 生產廠家多 各熱泵系統類型豐富
從統計數據來看,我國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江河湖海、污水)、工業冷卻水等均有應用于熱泵系統供熱供冷的項目,說明我國關于地源熱泵的概念普及得比較廣泛,應用比較多元化。因此像格力、美的、海爾、大金、開利、特靈、約克、麥克維爾、日立、天加、貝萊特、頓漢布什等大小近百家,都涉及了地源熱泵機組的生產。
2、 覆蓋面廣 適用多類建筑
從地源熱泵系統在不同建筑類型中的使用情況來看,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都有涉及。其中住宅項目包括經濟適用房、商品房小區、高檔公寓、別墅與農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中涉及政府辦公樓建筑、商務辦公寫字樓、商業購物商場、賓館酒店、會展中心、醫院、休閑健身娛樂度假場所、學校建筑(圖書館、宿舍)科研基地與實驗室、培訓及宣傳基地、體育場館、博物館等;還有部分工業建筑也使用了此系統,包括產品生產基地與裝備制造基地等,根據現有總結資料看出,幾乎所有類型的建筑都可以運行地源熱泵系統進行冷熱供應。
3、 北方供熱占比高 南方有待開發
地源熱泵系統在供熱時的節能效果更加明顯,而且其與目前中國正在廣泛使用的末端地板輻射系統可以很好配合,所以其在北方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
由于氣候原因及我國各個地區對供暖的需求不同,南方沒有集中供熱但淡季有熱負荷需求的地區,很多建筑更傾向于采用空氣源熱泵用于加熱室內空氣,這樣對于他們來說更容易調節和計量;南方需要夏季供冷的建筑也更傾向于直接采用中央空調冷水機組進行供冷,因為其技術更加成熟,初投資相對地源熱泵更低,而且可以應用于任何建筑。
目前在我國長江流域,地源熱泵的概念也被逐漸接受而且應用于冷熱雙供。河北博納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坦言:“鼓勵在新建筑中推廣使用地源熱泵集中供暖方式,我們將會與南方當地房地產開發商和政府機構進行洽談,共同探討如何采用清潔、環保、低碳、節能型的地源熱泵產品從而更有效的滿足當地的采暖需求。”
4、 城市城郊認知高 農村別墅領域有增長
基于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水平限制,地源熱泵的分布于歐美國家有顯著差異,歐美國家的地源熱泵系統主要應用于鄉村無其他能源供應的獨立別墅,而我國地源熱泵主要應用于城市中的大型公共建筑與居住建筑以及位于城郊無冷熱輸送管網但冬季需要大面積采暖的度假村、培訓中心等建筑。
雖然普通村鎮住宅很少使用此類系統,但據一些工程商反映,地源熱泵在別墅自建項目中很受歡迎,未來,地源熱泵的發展肯定傾向于家用建筑,這一點可以參考國外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