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制冷設備市場,成為各制冷設備企業競相爭奪的目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制冷設備市場品牌格局趨于穩定,隨著國內企業涉足制冷設備領域,,從占據國內制冷設備市場90%以上份額的國外品牌中激烈搶奪市場份額,形成了歐美、日韓、國產三大體系的三足鼎立局面的品牌格局。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產制冷設備企業普遍實現增長,增幅超過外資品牌,“國進外退”的趨勢進一步放大,首度呈現出本土品牌主導市場的趨勢。專業人士分析,從發展趨勢來看,中央空調行業也會像彩電、冰箱行業一樣,從一開始國際品牌壟斷,過渡到共存,然后形成由本土品牌占據主導市場的局面,現在距離這個格局已經不太遙遠。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國產制冷設備市場份額快速增長,但相關數據顯示出國內制冷設備行業發展并不均衡,整體實力還不強。而日本大金的“老大”地位依然穩固,據統計數據,大金的市場份額為15.30%。主要原因在核心技術上,中國企業仍然有軟肋。這成為大金穩居中國制冷設備市場第一寶座的重要原因。從這個角度而言,中國企業還需要積累,發展核心技術。
企業只有在不變中求變,通過技術改革獲得競爭優勢。以最新的技術、最新的產品面向受眾。在創新中求穩,是一個企業展現智慧的關鍵點。在原有技術的前提下,保證質量保證功效再開創新的技術。中央提出了節能減排的要求。在暖通空調行業中,系統節能必然在未來有一個龐大的市場。將節能納入創新的具體策略中,達到功效與節能完美融合。“節能”這個概念會越來越成為企業和市場競爭的一個重要權衡點。
軌道交通蘊含的巨大商機讓每一個制冷設備企業都摩拳擦掌,競相投入這個市場。與普通建筑需求不同,每一個軌道交通項目都要求企業提供不同的產品解決方案、運營監控系統解決方案、智能化節能解決方案,而國產制冷設備品牌也在一次次競爭中獲得良性發展。
房地產業與制冷設備合作給制冷設備的發展帶來動力,家用中央空調的興起讓中央空調企業有了新的發展方向,注入新活力。
有促進就有阻礙,制度和標準規范往往滯后于行業的發展速度。
由于各方面體制都不完善,行業不規范的空調行業,新進入者更可能地引起行業混亂,制約著整個行業以及產品技術的升級。在設計領域,各項相關設計規范跟不上生產和設備技術的發展。行業今天賴以指導和審查工程設計的相關規范和標準,已遠遠落后于技術的發展進度。工程系統的監督機制不完善,漏洞百出。
如今國內一線城市的市場已經逐步發展成熟,市場漸趨飽和,增長幅度放緩。而更多的二三四線市場表現出極大的增長拉力,其增長幅度已經超過一線市場。制冷設備企業應根據國內具體哪實情制定合宜的戰略舉措,發展本土企業優勢。